
這是一份按滿了手印的《要賬方案》,其激揚言辭和火爆條款難掩“出離憤怒”的情緒宣泄,像極了宣戰的檄文。字里行間也不難看出,組織實施要賬的李續軍發誓要和白海林及其背后的三家公司“死磕”到底。那么是什么狀況,催生出這樣一份火藥味十足的《要賬方案》?
說中標就中標
說話粗聲大氣的李續軍,提起白海林的名字就搖頭,還不時地嘆氣拍桌子。李說他是2017年結識的白海林,兩個人的“緣分”源自鄭州東區劉集的一項民生工程。
“白海林有項目,沒錢沒人。我是有錢有人,沒項目。”李續軍回憶說,劉集一號棚戶區改造工程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重點民生工程,一期和二期由鄭州新發展置業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分別由鄭州綠元市政園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元”)和河南綠色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色”)施工。當時白海林自稱是“綠元”和“綠色”的負責人,劉集安置房綠化項目就是由他找人設計的,標準高、利潤高、按月進度付款,三四個月就能回款。因為資金短缺,到手的工程難以為繼,白海林希望李續軍“江湖救急”拉兄弟一把,算是“合伙”,掙了錢二一添作五。李續軍二話沒說招兵買馬,2017年8月拉起隊伍進了工地墊資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白海林雖然口頭承諾“合伙”,但兩人并沒有簽署文字協議,這也為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筆。
而進場后的李續軍也馬上發現了問題,當時劉集1號安置區一期綠化工程還沒有進行招投標,李續軍意識到自己捷足先登名不正言不順,墊資施工可能會有風險。“白海林拍著胸脯給我打包票,說他可以先以應急工程的理由干起來,我們的隊伍則以承包鋪裝進去施工,價格按工程中標價計算。”白海林對李續軍信誓旦旦,稱自己與開發方“新發展”領導的關系非常“鐵”,絕對會中標,不會出問題。
而事實的發展也證明了白海林絕非口出狂言,此后“綠元”一路綠燈順利中標。這讓李續軍更加堅信“白大哥確實身手不凡”。
從“借雞生蛋”到“卸磨殺驢”
自2017年8月起,李續軍陸續將投入的工程款轉給白海林本人及他指定的賬戶合計895萬元,另墊付材料費、工人工資50多萬元,總計900多萬元。而白海林在一二期工程中基本沒有任何投入,整個工程的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甚至工程機械都是由李負責提供。
“日子久了,越來越感覺老白的人品不靠譜。”李續軍說,白海林不投錢不說,還霸著財務和采購大權“沒少撈油水”。合伙期間,李續軍多次要求白海林簽訂正式的合伙協議,把一、二期該得的利潤切實寫到紙上落到實處,而白海林一再找各種借口推拖拒絕,在劉集一期1800萬元左右、二期1100多萬元工程款收回的情況下,白仍賴著不算賬。
李續軍后來發現,白海林的頭銜除了“綠元”和“綠色”的負責人,其名下還有一家名為“宏森”的綠化工程公司。而白海林瞞著李續軍,把李投的錢和應得的利潤,偷偷轉移到了新的項目中。
2018年8月8日,李續軍發現宏森公司出具的收據有誤,隨即找到白海林說明,白海林非常爽快,立即給李續軍打了張借款條。李續軍并沒有意識到,這竟是一個“套兒”。
隨著劉集一二期綠化工程接近尾聲,2018年12月14日,白海林把李續軍投入的本金分兩次退完后,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決口否認二人系合伙關系,并拿出那張借條,聲稱他只是借李續軍的錢做工程,現在工程結束了,錢也還了,兩人便不再有任何瓜葛了。
白海林翻了臉,李續軍傻了眼,從“借雞生蛋”到“卸磨殺驢”,“合伙經營”變成了“友情贊助無息貸款”,跟著李續軍打工的部分農民工工資至今也沒能結清。“我們招募工人,帶領弟兄們辛辛苦苦在工地上打拼,只是為了讓這900多萬本金被人用兩年后原封不動歸還了事?這符合常理嗎?我們農民工是不是好欺負啊?”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李續軍表示絕不認栽,誓要跟白海林“生命不息戰斗不止”。
“負責人”身份“肯定有貓膩”
接到李續軍的反映,記者多次到相關單位采訪,隨著采訪的深入,愈發感覺這里的“水”著實不淺,核實白海林的頭銜身份更是讓人大跌眼鏡——
鄭州綠元市政園林公司辦公地點位于鄭東新區正光北街9號王鼎國貿大廈3號樓8層,而其工商備案登記地址為“鄭州市惠濟區南陽路144號”。該公司一位趙姓女工作人員明確告訴記者,“綠元”根本并沒有叫白海林的員工。“綠色”對記者的回答也如出一轍:該公司查無此人。
被迫維權的李續軍也沒閑著,找證人證言、尋證物票據、電話錄音……種種線索指向,白海林確實不是“綠元”“綠色”的員工,更不是什么“負責人”,他仍是“借雞生蛋”,租借了兩家公司的資質。
“這里面肯定有貓膩,工地上沒人都知道白海林是‘綠元’和‘綠色’的施工負責人。”李續軍綜合線索分析認為,擅于“空手套白狼”的白海林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從甲方“新發展”圍標拿到了工程,要不然咋能出現兩家公司都會出現白海林堂而皇之自居負責人的咄咄怪事。
記者咨詢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鄭州)事務所律師柴承柱了解到:李與白之間的合伙爭議,可以通過訴訟程序解決;李披露的白海林違規租借資質、串標圍標等情況,應視作舉報線索及時向紀檢監察機關提供。這是因為開發方鄭州新發展置業有限公司屬于國有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的監管約束范圍之內。而紀檢監察機關一旦調查屬實,應立即立案查處;同時,若李所言不虛,白還恐涉嫌行賄觸犯刑律。
《要賬方案》何以殺氣側漏
按照李續軍提供的電話,記者多次致電白海林,白以正在醫院住院治療、人在外地信號不好等理由搪塞拖延。
“綠元”“綠色”兩家公司明確告知記者白海林非其員工,對李與白的糾葛恩怨概不負責。
鄭州“新發展”派駐劉集1號項目的負責人則表示欠薪的事兒須聯系施工方,與他們并無關聯……
嚴峻的形式,也讓李續軍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必須為了生存背水一戰,主動出擊討薪維權。
據了解,鄭州“新發展”目前已接到李續軍等人的書面反映材料,該公司高層對此非常重視。采訪中,“新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會擔負起一個國有企業的責任,結合相關合同協議、民工工資結算賬目憑證,以及委派到工地項目監管人員的現場情況說明等信息,認真積極調查。
4月2日,李續軍方部分管理人員和農民工抱團維權,將欠薪情況的投訴材料反映至鄭州新區勞動監察大隊,該大隊高度重視,責成由“新發展”牽頭聯絡相關綠化公司,調查核實欠薪涉及的數目、人員。
調查畢竟需要一個過程,走上討薪維權之路李續軍自感已被逼上絕路,更擔心調查過程會出乎預料的漫長,于是他“多管齊下”,近期就此事向勞動、建設、司法、紀委、監察、媒體等多個職能部門集中反映,逢人便大倒苦水說自己是“東郭先生”。同時,他在自己員工隊伍內部則顯現出了強硬的一面,拿出了本文開篇的那則殺氣側漏的《要賬方案》,擺出宣戰的姿態“排兵布陣”。
問及何以出此措辭強烈的《要賬方案》,李續軍坦言,對他來說,維權同樣也是一項大工程,得打起精神耐住性子,有目標有方向有制度有紀律有分工有進度,“這就像我們平時干活兒,需要一張圖紙。”
附《關于鄭東新區白沙鎮劉集棚戶區改造項目一二期綠化工程欠款的要賬方案》
農民工兄弟們:
我們自2017年8月開始,作為具體施工方,先后進入鄭東新區白沙鎮劉集棚戶區改造項目進行一二期綠化工程,付出了大量的資金和艱辛的勞動。由于自稱鄭州綠元市政園林有限公司及河南綠色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的白海林,單方面毫無道德底線背信棄義,導致工程款和工人工資不能及時到位和足額發放,致使我們遭受巨大損失和創傷。經歷了種種維權的艱辛困苦,我們決定采取以下方案追討欠款:
1、理性維權、文明維權、依法維權。
2、成立催帳小組:4至5人一組,暫定成立10組,分組行動:每周一至周五去甲方鄭州新發展置業有限公司 公司門前舉牌催賬(注,不得干擾交通秩序,不得干擾甲方正常辦公。舉牌內容:”鄭州新發展置業有限公司:欠賬還錢天經地義,國有企業主持公道!“);到河南綠色工程有限公司及鄭州綠元市政園林有限公司舉牌催賬,(注意事項同上,舉牌內容:”河南綠色工程有限公司(或鄭州綠元市政園林有限公司),誰是你們的負責人,他到底是不是白海林“、”無良公司,還我欠款“);在白海林所承包工地及其家門口,每日向白海林舉牌問好。
(問候語:“白老板總你好,求求你把劉集的欠款給我們吧,我們確實過不下去了!
”如見不到白海林本人,就舉牌問好,舉牌內容:“尊敬的河南綠色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白海林,尊敬的鄭州綠元市政園林有限公司”負責人“綠元白海林,求求您把欠款還給我們吧!我們要生存!我們要吃飯工!”每個催帳小組每次問候錄視頻,發微信、發抖音。
3、政府部門投訴:每月10、15、30日定期向區、市、省、中央各級政府(50多個部門)郵寄申訴材料,尋求政府部門幫助解決。重點向勞動、紀委、監察、司法、國土住建部門反映白海林的違規中標問題。
4、法律途徑起訴:準備充足的材料與合作律師事務所深度溝通,最快時間
起訴鄭州新發展置業有限公司、河南綠色工程有限公司、鄭州綠元市政園林有限公司相關人員。
5、 媒體監督:每半個月反映至三到四家媒體(含報紙、電視臺、電臺、網站、自媒體)尋求幫助進行監督,長期、持續向媒體發
布要賬情況,以喚起社會普遍關注。
6、催要年限:死磕一生,以上5條執行方式,無論是否有效,十年內決不
改變。如十年毫無進展,十年后只采取一條要賬方案, 我李續軍24小時去陪
同白海林,直至此生度完。
7、其他方式:歡迎全體員工建言獻策,不管是誰,只要有能力幫助我們要回血汗錢,定重金犒勞,絕不食言!
李續軍 2019年3月
Copyright @ 2008-2021 www.www-43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臺視頻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2 9 1 3 2 3 6@qq.com
豫ICP備170156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