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見,青少年《五力系統》能力模型創始人、青少年《規律七項》思維模式創始人、青少年“一三五一”生發教育模型創始人、青少年“領袖素質”教育提出人、高端父母《FamilyAndYou》系列課程創始人。
有人經常問,高見老師為什么放棄之前的企業培訓,轉而來做青少年素質教育。為什么放棄給企業家講課,轉而來給父母和孩子講課。
對此,高見老師談到了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當時身在異國求學,在一次課堂上放映的影片中,他看到被當作俄國奸細的中國同胞們被殺害,而另一批同胞卻充當神情麻木的看客。在課堂里一起看畫片的其他所有人——都是日本人,一片歡呼聲。在羞辱中,魯迅先生猛醒道:“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
所以,實現強國的第一要務在于喚起心靈,改變他們的精神,民族才有希望。而善于改變人的精神的,首先要推文藝。于是,他決定,放棄自己的醫學事業,投身于文學活動,以期喚起民眾,來堂堂正正地做中國人,不再充當這屈辱的角色。這也就是引起魯迅“棄醫從文”的所謂“幻燈事件”。
而在高見老師看來,與其當一個人成年了,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都相對固化了,再去影響和改變,真不如從小就引導孩子,讓他們尋找和建立屬于自己的最偉大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就這樣,他毅然放棄原有的行業,全力投入到“領袖素質教育”和“家庭教育”里。
高見語錄:
無法提升思維和境界的父母,給你多少方法也解決不了問題。
孩子未來能成為什么,都是你今天假設的結果。
給孩子多個選擇叫愛,給一個選擇叫做控制。
父母的悲哀不是不學習,而是沒學到核心,全是表象,學得越多越痛苦。
如果在教育孩子上你迷失了,停下來,回頭看看你走過的路。
大山有高低,江河有深淺。孩子卻沒有好壞優劣,選擇看到什么,是自己的決定。
教育孩子,要學思路,學通道,不是只學方法。
孩子不上進就是精神世界的空虛。根源就在于父母只會經營孩子的物質世界。
人活著要吃飯,但活著不是只為了吃飯;人是要賺錢,但人生不是只為了賺錢。孩子是要考試,但孩子的未來不是只為了考試。
Copyright @ 2008-2021 www.www-43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臺視頻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2 9 1 3 2 3 6@qq.com
豫ICP備170156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