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百花齊放——記“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學術年會、2017中國食管癌臨床研究論壇
晚秋嵩山下,士聚商都城。
由河南省抗癌協會、AME出版公司主辦,河南省腫瘤醫院、河南省食管癌診療中心、河南省胸部腫瘤微創中心承辦的2017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學術年會、高宗人教授從醫執教50周年學術研討會、2017中國食管癌臨床研究論壇、2017 AATS、ESTS、ASCO、ESMO、ASTRO、OESO會后會——食管癌專題分享,于2017年10月27日-29日在綠城鄭州隆重舉行!
本次盛會由幾個論壇共同組成,聚焦食管癌診療熱點焦點,探討國內外食管癌研究新成果、新思路、新方法、新技術,學術討論與手術演示相結合,為與會專家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臺和盛大與精彩的學術盛宴。中國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會暨臨床研究協作組成立大會也在本次會議上召開。

圖1. 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學術年會、高宗人教授從醫執教50周年學術研討會、2017中國食管癌臨床研究論壇、2017 AATS、ESTS、ASCO、ESMO、ASTRO、OESO會后會——食管癌專題分享。
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學術年會——切磋琢磨,百花齊放
27號下午,河南省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學術年會在河南省抗癌協會秘書長買玲女士的簡短致辭后,大會正式拉開帷幕。

圖2. 河南省抗癌協會秘書長買玲女士致辭。
本次大會執行主席,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印教授(圖3A)首先給我們介紹了“食管癌ERAS相關問題討論”。李教授指出,食管癌ERAS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胸腔、腹腔兩大體腔;食管癌ERAS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并發癥的降低,縮短住院時間,減少費用等有著重要意義。食管癌ERAS,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1. 堅持三個原則:外科原則(活下來),腫瘤外科原則(活得長),ERAS原則(活得好);2. 兩個效應:疊加效應和零和效應;3. 外科的地位——解決“限速”的關鍵問題;4. 生活質量;5. 康復的延伸——關注居家康復與社區康復;6. 個體化持續改進——個體化是理念而非標準,根據病人身體狀況和自身技術水平,量力而行。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的佘志廉教授(圖3B)隨后發表了“胸腹腔鏡下功能性食管癌三野根治術”精彩講座。“功能性食管癌三野根治術”是指在胸、腹腔鏡輔助下行1. 頸、胸、腹三野淋巴結清掃;2. 保留雙側喉返神經;雙側迷走神經氣管支、中下葉支、前干、后干(保持其連續性)、肝膽支及腹腔支;奇靜脈;左右支氣管動脈;甲狀腺下動脈第二支。佘志廉教授指出,食管癌三野根治術是必要的,但術后呼吸道、消化道后遺癥,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而且是永久的,終生的。而胸腹腔鏡下功能性食管癌三野根治術,做到了切口微創,也實現了手術微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是否推廣還需大樣本RCT研究,進一步評價手術根治性,生活質量和遠期生存率影響。
華西醫院胸外科的陳奇龍教授(圖3C)進行了題為“AJCC(2016)第8版食管癌TNM分期解讀及臨床應用”的講座。陳奇龍教授指出,“AJCC食管癌第八版TNM分期解讀”簡化了食管胃交界癌的定位-2cm 原則;恢復了腫瘤中心定位原則;除pTNM分期外,加入了ypTNM及cTNM分期; ypTNM及cTNM也需要完善(更多數據),以期更好精確指導臨床實踐。
四川省腫瘤醫院的韓泳濤教授(圖3D)分享了“放化療后食管癌微創手術”。韓教授指出,術前同步放化療具有更高病理CR率,RO切除率及降低淋巴結轉移率;同時術前同步放療與化療對OS的影響無明顯差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樊青霞教授(圖3E)帶來了“晚期食管癌治療-路在何方”的分享,介紹了相關食管癌內科治療藥物,化療藥物,分子靶向治療的現狀。來自鄭州大學二附院胸外科的黃壯士教授(圖3F)做了題為“改良Sweet術式治療食管癌快速康復質控要點”的講演。提出采取“自控法”,不禁食,不換藥,不蓋敷料,不插營養管,不輸血輸液的改良處理方法。

圖3李印教授(A),佘志廉教授(B),陳奇龍教授(C),韓泳濤教授(D),圖樊青霞教授(E),黃壯士教授(F)。

圖4. 環節主持人:趙寶生教授、張曉教授、張雙林教授。
河南省腫瘤醫院的秦建軍教授(圖5A)演講了“MIE乳糜胸防治經驗分享”,他指出乳糜胸是微創手術少見的并發癥之一,微創手術不推薦常規預防性結扎胸導管,術前預服橄欖油可以有效預防MIE術后乳糜胸的發生。河南省胸科醫院的錢如林教授(圖5B)就了“合并冠心病的食管癌外科治療及管理策略”做了詳細的介紹。河南省腫瘤醫院放療科的袁翎教授(圖5C)帶來了“食管癌放化療全程營養管理”的演講,營養治療是腫瘤患者最基本,最必需的治療措施及抗腫瘤治療的重要環節。安陽腫瘤醫院的耿明飛教授(圖5D)做了題為“食管胃頸部機械吻合思考”的報告,簡述如何避免吻合狹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胸外科的齊宇教授(圖5E)介紹了反穿刺技術在MIE IVOR-LEWI手術中的應用。河南省人民醫院胸外科的楊光煜教授(圖5F)為我們介紹了主動脈夾層破入食管的外科治療方法。

圖5秦建軍教授(A),錢如林教授(B),袁翎教授(C),耿明飛教授(D),齊宇教授(E),楊光煜教授(F)。

圖6. 環節主持人:張立國教授、楊鯤鵬授、苑星教授,魏立教授。
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中心臨床研究啟動會——新平臺,新高度
11月28日,河南省腫瘤醫院在中會議室舉辦了2017中國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會暨臨床研究協作組成立大會。該協作組由九家醫院組成,分別是河南省腫瘤醫院,上海華山醫院,廣州軍區總醫院
蘭州大學附屬第二人民醫院,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吉林省人民醫院,汕頭市中心醫院,高州市人民醫院,揭陽市人民醫院。李印教授,戎鐵華教授和各醫院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大會首先由廣東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戎鐵華教授進行大會致辭:食管癌的治療是有傳承的。國內幾代專家一直在進行食管癌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國內食管癌診療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代老前輩的無私奉獻。戎教授對于本次啟動會中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中心臨床研究方案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并預祝協作組的研究早日成功。
接下來由河南省腫瘤醫院孫海波醫師在會上詳細介紹了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中心臨床研究方案。會上參會專家對于本方案信心滿滿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紛紛表示回去后盡快執行這項入組研究,研究成功后盡快將本方案分享給更多的同行,共同造福患者。
最后李印教授做了會議總結:他們醫院近幾年一直在研究食管癌早期進食加速康復外科技術,這項技術已比較成熟。他們在全國推廣了這項技術,已推廣了兩年,收到了一些醫院的反饋。這是協作組成立的開始。協作組將秉承同一理念,共同開展食管癌術后早期進食的研究。李教授也希望能通過多中心的研究,拿出更好的研究數據,將免管免禁這項技術推廣出去使更多的食管癌患者獲益術后5-7日就可以出院,同時也指出術后建立無痛病房的必要性,因為術后鎮痛是ERAS的核心內容。并推薦食管癌患者圍手術期應用多模式鎮痛方法,術前給予NSAIDs藥物預防鎮痛,術中應用肋間神經冷凍、阻滯,關閉切口時應用羅哌卡因進行切口浸潤麻醉、術后進行非選擇性NSAIDs藥物聯合對氨基已酚等藥物鎮痛,盡量減少阿片類止痛藥物,從而減少由此類藥物引起的腸功能延遲恢復,使患者早日快速康復。
2017中國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多中心臨床研究啟動會圓滿結束,接下來協作組將會做一些培訓和質量控制等工作,希望未來可以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將這項技術推廣出去,最后李院再次感謝大家為食管癌加速康復外科事業做出的貢獻!

圖7. 食管癌“免管免禁”加速康復外科中心臨床研究啟動會
高宗人教授從醫執教50周年學術研討會——生命不息、耕耘不止
28日上午,高宗人教授從醫執教50周年學術研討會隆重舉行。開幕式由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印教授(圖8A)主持。河南省腫瘤醫院院長張建功教授(圖8B)表示,高宗人教授對事業精益求精、對患者無私奉獻、對后人甘為人梯的精神,正在成為該院胸外科乃至整個醫院代代相傳的一種寶貴財富。張院長對高宗人教授多年如一日堅守在臨床一線的毅力表達了誠摯的敬意,并對國內專家同道表示了熱烈歡迎。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戎鐵華教授(圖8C),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的第一任主任、中原食管癌多項技術及創新的奠基人高宗人教授(圖8D),先后進行了激情洋溢的致辭。

圖8.李印教授(A),張建功院長(B),戎鐵華教授(C),高宗人教授(D)
江山代有才人出,青年醫師筑未來
本次AATS會后會上,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孫海波醫生(圖9A)跟我們分享解讀了三個快報,探討了早期食管癌內鏡下切除與手術切除的比較研究;局部進展期食管腺癌的誘導治療:放療是否必須?以及食管鱗癌根治性放化療與新輔助放化療的比較。
本次ASTRO會后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惠周光(圖9B)提到,今年的ASTRO年會上中國人的研究與西方國家相比,已經做到在質量上并駕齊驅,在數量上平分秋色!同時老年食管癌的放療和放化療備受關注,有多項研究成果。在大數據火熱的當下,多項基于美國NCDB和SEER數據庫的大樣本研究和meta分析為食管癌的放療和綜合治療提供了更多的臨床證據和研究思路。同時惠周光醫生指出,食管癌術前放化療增加放療劑量不能改善生存。
本次OESO會后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譚鋒維(圖9C)提到,免疫治療成為了腫瘤研究領域的最大熱點之一。其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黃鏡教授團隊的新藥PD-1抗體SHR-1210治療晚期ESCC的Ⅰ期臨床研究,其初步結果優于目前已經報道的免疫治療明星藥物抗 Nivolumab(施貴寶)、Pembrolizumab(默沙東),為晚期ESCC的治療帶來了新的選擇。譚鋒維醫生認為,食管癌免疫治療出現曙光,有很多空間(療效預測、治療模式、中國數據)值得研究。

圖9.孫海波醫生(A),惠周光醫生(B),譚鋒維醫生(C)。

圖10. 環節主持人:戎鐵華教授,李小飛教授,付向寧教授,苑星教授
本次ESTS會后會上,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鄭燕醫生(圖11A)從食管癌診斷,食管癌治療,早期食管癌和食管癌康復這四方面對今年ESTS會上有關食管癌的熱點進行了解讀。
本次ASCO會后會上,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胸腔外科副主任醫師趙晉波(圖11B)針對ASCO4篇文獻以及相關研究的解讀,并結合自身團隊的研究經驗給我們分享了食管癌新輔助放化療,靶向及免疫治療的研究。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模式在食管癌治療中占重要地位。
鄭州大學一附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王峰(圖11C)給我們介紹了ESMO年會上有關食管癌內科研究新進展。

圖11. 鄭燕醫生(A),趙晉波醫生(B),王峰醫生(C)。

圖12. 環節主持人:陳奇龍教授,肖高明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的李曉醫生(圖13A)給我們介紹了top5最有影響力的食管癌臨床研究,包括:ToGA研究,REAL-2研究,MAGIC研究,FNCLCC & FFCD研究以及CROSS研究。隨后,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副主任秦建軍(圖13B)帶來了“日本JCOG食管癌臨床研究回顧與啟示”。

圖13. 李曉醫生(上),秦建軍醫生(下)

圖14. 環節主持人:劉陽教授,陳曉峰教授,駱金華教授
中國食管癌臨床研究論壇——專題研討,經驗交流
28日下午,在“中國食管癌臨床研究論壇”上,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印教授(圖15A)介紹了“食管癌臨床研究的現狀”,分析了目前中國食管癌外科現狀的問題與方向,新輔助治療的相關研究,以及中國食管癌臨床研究的熱點與方向。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陳海泉教授(圖15B)通過比較左胸與右胸入路術式,三野與兩野淋巴結清掃臨床試驗以及新輔助治療方式,總結了食管鱗癌外科治療的一些策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陳奇龍教授(圖15C)分享了“臨床研究的分類與RCT的設計、注冊與實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惠周光醫生代表王綠化教授(圖15D)分享了“食管癌新輔助放療進展”。河南省腫瘤醫院胸外科鄭燕醫生(圖15E)分享了“紫杉醇聯合順鉑新輔助化療對比單純手術治療IIA-IIIB期食管鱗癌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年度總結”。

圖15. 李印教授(A),陳海泉教授(B),陳奇龍教授(C),惠周光醫生(D),鄭燕醫生(E)
隨后,AME出版公司社長汪道遠(圖16A)分享了“從哲學角度,淺析外科回顧性研究數據的完美與不完美”。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許建萍教授(圖16B),分享了“安羅替尼治療晚期食管癌的前瞻性隨機對比的二期臨床研究”。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相加慶教授(圖16C)分享了“兩野與三野淋巴結清掃治療胸內中下段食管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和兩野淋巴結清掃相比,三野淋巴結清掃清除了更多轉移淋巴結,提供了更為準確的疾病分期,并未增加食管手術的手術風險。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的于振濤教授(圖16D)分享了“賁門癌新輔助化療后Ivor-Lewis術對比Sweet術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為將來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提供相關治療規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的毛友生教授(圖16E)發表了“我國食管癌臨床研究熱點問題與實踐中的困難與對策”精彩講座。探討了我國目前食管癌領域存在的問題,介紹了基于臨床研究網絡平臺的食管癌規范化綜合治療示范研究。

圖16. AME出版社汪道遠社長(A),許建萍教授(B),相加慶教授(C),于振濤教授(D),毛友生教授(E)。
上海市胸科醫院的李志剛醫生(圖17A)分享了“機器人輔助MIE與傳統腔鏡MIE對照的前瞻性RCT研究”。RAE可以獲得更短的胸部操作時間,其可操作性和靈活性優于傳統腔鏡。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的楊弘醫生(圖17B)分享了“局部晚期食管鱗癌術前放化療對比單純手術”。楊醫生指出,術前放化療可提高局部晚期食管鱗癌的預后,可降低手術難度,可配合微創手術,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最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胡楊醫生(圖17C)分享了“球棒狀管狀胃對比細管狀胃重建食管的RCT研究”。

圖17. 李斌醫生(A),楊弘醫生(B),胡楊醫生(C)
視聽盛宴——胸腹腔鏡手術演示
在經過了兩天滿滿的寶貴分享,10月29日上午,大會最后環節是精彩的手術直播,讓與會者對具體的手術操作方法、步驟、技巧有了更為深刻的體會。天津市腫瘤醫院的于振濤教授演示了胸腹腔鏡Ivor Lewis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術;河南省腫瘤醫院的李印教授演示了胸腹腔鏡食管癌根治術+三野淋巴結清掃術。

本次會議內容豐富,精彩紛呈,讓與會者收獲滿滿,受益良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對食管癌的臨床研究和診療熱點焦點,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討,實現了不同思想、觀念的碰撞,更好地推動了中國食管癌外科的發展,為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潺水流則不腐,學識通則向榮。思想的碰撞與交流,定能促進我國食管癌診療事業走上新的臺階!
Copyright @ 2008-2021 www.www-43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臺視頻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2 9 1 3 2 3 6@qq.com
豫ICP備170156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