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是一個少年英雄,10歲參加兒童團做團長,14歲擔任婦救會秘書長,同年成為了預備黨員;她是一個平凡的女孩,即便趕著去開會,也要奶奶把辮子編整齊;看到賣貨郎那琳瑯滿目的漂亮頭飾,也會心生迷戀。

她會為了入黨申請書里那一句“我劉胡蘭愿意將一切獻給黨”將長發剪掉,變為革命戰士;她也會因貪看卡子,放跑壞人而懊惱自責。

她有個家喻戶曉的名字——劉胡蘭;她有一段平凡而偉大的經歷——《鍘刀下的紅梅》。

9月1日晚,作為中國豫劇展演月優秀展演劇目,由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帶來的《鍘刀下的紅梅》在北京長安大戲院傾情上演。該劇以劉胡蘭的事跡為題材,通過特殊的藝術手法重點詮釋了什么是“生的偉大”,刻畫出劉胡蘭從一個少女成長為一個革命烈士的過程。
演戲,他們是認真的
“可信、可親、可愛、可敬是這部戲在人物塑造上的典型手法。”——王紅麗

幾十年來,懷念謳歌劉胡蘭的作品數不勝數,而由“豫劇小皇后”王紅麗主演的《鍘刀下的紅梅》一經搬上舞臺便震撼了所有觀眾。
舞臺上,王紅麗演繹的劉胡蘭不是一些傳統革命題材戲里的‘高大全’形象,而是與時俱進、有血有肉的,她有著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細膩的表情、傳神的眼睛,以及平實流暢的唱腔處理,都準確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寒冬里,因為家里窮,劉胡蘭穿上了奶奶縫的新棉襖,而奶奶自己卻穿的是前后通風的舊棉襖;災荒年,劉胡蘭吃上了奶奶挖來的野菜,而奶奶卻餓倒在炕頭旁;劉胡蘭干革命,奶奶為她擔驚受怕熬通宵……
事情雖然不大,卻因為唱詞和表演非常生活化而時刻牽動著人心。

創作,他們是認真的
“家喻戶曉劉胡蘭,五十余年百戲傳,而今高手再創造,正氣依然動心弦。”——著名戲曲評論家曲潤海
從2001年創作至今,《鍘刀下的紅梅》已經16個年頭,演出足跡踏遍大江南北,共計三千多場,獲獎無數。許多唱段在民間廣為流傳,由其改編而成的現代戲曲電影也受到好評。

該劇僅選取從劉胡蘭被捕到犧牲很短的一段時間為敘述對象,通過劉胡蘭與奶奶的簡述和回憶,運用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展現了劉胡蘭這一英雄人物視死如歸的性格和身世的深層原因。一個老故事,卻是新面貌。藝術家們以新鮮的文學視角,生動的藝術語言,重新詮釋了劉胡蘭的人物性格和英雄風采。
從創作之初,《鍘刀下的紅梅》就定位為“具有傳世價值的精品劇目”。本著“小修改,大變樣”的原則邊演邊打磨,不斷提高藝術品質。劇中,一頂軍帽、一束辮子、一個發卡、一塊銅板在劇情中都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人物塑造和深化主題上產生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給人留下了極為難忘的印象。

看戲,他們是認真的
“該張揚時張揚,該收斂時收斂,真是把人物演活了。”——現場觀眾
掌聲、嘆息聲、叫好聲,演出現場,觀眾們的情緒隨著故事的推進而變化。
劉胡蘭臨刑前與奶奶在大廟相會時如泣如訴的祖孫對唱,演繹得震撼人心,句句感人肺腑、聲聲催人淚下,觀眾們在臺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抹不停。

更有戲迷表示,這場戲里的最大優點就是在生動的故事之外,把劉胡蘭的天真活潑,童稚無邪,表現得淋漓盡致,看的時候就像是看到自家孩子一樣真實。
演出結束,演員在觀眾們的強烈要求下返場加唱,在觀眾心滿意足的掌聲中為此次演出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直播預告

《無事生非》
演出時間:9月2日19:30
演出地點:中國戲曲學院
直播提醒:戲緣APP全程同步直播,下載戲緣APP,點擊進入直播版塊,即可觀看。
戲緣福利:為回饋廣大戲緣用戶,現為戲迷朋友提供贈票福利,下載戲緣APP,在票務版塊進行搶票即可,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Copyright @ 2008-2021 www.www-43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臺視頻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2 9 1 3 2 3 6@qq.com
豫ICP備1701566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