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西游記》在中國家喻戶曉,但人們常常錯將《西游記》中的唐僧等同于歷史上的玄奘,真實的玄奘仿佛被懸置在迷霧中。玄奘到底是怎樣的人?來自哪里?又是什么支撐他杖策孤征?玄奘究竟給人們留下了怎樣的財富?很少有人明了。
豫劇《玄奘》作為此類題材的首創,用最真實的方式,復原了那個已消失的“佛國”,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玄奘。

豐饒的佛教文化、經典的佛教人物、璀璨的佛教藝術。
8月14日19:30,中國豫劇北京展演月精選劇目《玄奘》在長安大戲院精彩亮相,以宏大而又明晰的敘事結構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今古人類的無窮魅力。主辦方特邀國家宗教局、河南省宗教局100多人前來觀看指導,與現場觀眾一起共同接受了一場最虔誠的佛教文化洗禮。

從文化背景看《玄奘》
歷史上的玄奘確有其人,而且是地地道道的河南人,生于偃師、長在洛陽,可謂中原文化的驕子。也正因為歷史和地緣的關系,似乎用河南的豫劇更能還原出一個真實的玄奘。除此之外,劇中戲詞也呈現出乎意料的好效果。梵語的運用使劇目對佛學的理解更為精辟到位。

11歲,落發剃度;21歲,享譽三壇;27歲,“志補佛經闕疑,深究佛理完備,渴羅佛祖真本,潛行西游取經。”封疆血律、烽臺毒箭、黃沙白骨、追捕文告、弟子叛變、絕食坐化、匪徒祭殺、辯經賭頭、以及五印度當時版圖最大的羯若鞠闍國王主持的十萬人無遮舍命辯經大會……七幕大戲講述了《玄奘》西行取經這歷盡千難萬險的17年。

玄奘取回的不僅止于千卷梵文佛經,也不僅止于那部記錄沿途各國人文、地理的《大唐西域記》,而更在于他‘一生一事’的信念,在于他學習、傳遞佛家優秀文化的過程。勢必將在整個文化傳播的歷程中散發著永久的光,傳遞著綿延的力。

從演員主創看《玄奘》
一位歷時17年,徒步穿越大漠、雪山的年輕僧人,途經56國和110個城市,行走5萬里路,只身去往印度取經的高僧;要把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搬上舞臺,如何截取他一生的精華,濃縮在一臺戲里?

為了打造豫劇精品,戲曲文藝各界名家強強聯手,《玄奘》文本創作由功力深厚的劇作家孟華根據玄奘西行取經的真實故事創作,總導演由五度斬獲國家文華大獎、享有詩人導演之稱的李利宏擔任,唱腔設計由著名作曲家耿玉卿承擔,還有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元老級教授、號稱“燈光詩人”的金長烈擔任燈光設計,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青年才俊、獲譽“視覺藝術家”的張武承擔舞臺美術設計,中國舞臺藝術涉及范圍最廣、劇種最多的優秀服裝設計師彭丁煌承擔服裝設計。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契合玄奘這一人物形象,玄奘扮演者孟祥禮很早之前就開始進行齋戒、控制飲食,力求呈現出最真實、最完美的狀態。
從觀眾眼里看《玄奘》
本劇由臺灣佛光山著名高僧星云法師親自題寫劇名,西域風格和中原韻味的音樂相得益彰。優美的唱腔、動人的劇情,令人耳目一新。演員們到位、走心的表演,讓現場觀眾深刻感受到玄奘西行取經的艱險和執著。

許多觀眾專程從外地趕來觀看此劇,一位80多歲的老戲迷在演出前就告訴記者,“我眼睛現在看不清楚了,但是還能聽聲,咱們豫劇演到哪里我就要聽到哪里,沒辦法,就是喜歡。”

還有一位坐著輪椅前來觀劇的大叔在采訪中表示:“《玄奘》這部戲從題材到舞美、演員都太棒了,雖然這段時間腰部受傷不太方便,但也一定不能錯過,一定要來現場看看。”



《玄奘》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無論是華麗絢爛的舞美、精美絕倫的服裝,還是唱腔質樸夯實,都讓人仿佛回到大唐,身臨其境。現場觀眾雷動的掌聲和不斷的歡呼叫好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直播預告

《愚 公》
演出時間:8月15日19:30
演出地點:長安大戲院
直播提醒:戲緣APP全程同步直播,下載戲緣APP,點擊進入直播版塊,即可觀看。
戲緣福利:為回饋廣大戲緣用戶,現為戲迷朋友提供贈票福利,下載戲緣APP,在票務版塊進行搶票即可,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Copyright @ 2008-2021 www.www-437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臺視頻網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2 9 1 3 2 3 6@qq.com
豫ICP備17015664號-1